陈继昌的诗词

ju67kgfg62024-09-09诗人诗文17

    陈继昌桂林临桂人。原名守睿,字哲臣,号莲史。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(1791),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(1849)。清嘉庆二十五年(1820)状元。授职翰林院修撰。由于陈继昌抱病应殿试而连中“三元”(解元、会元、状元)声名大振。察考又得第一,故又有“三元及第”之称。他是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“三元”状元。

    人物生平

      陈继昌多任外放官,所到之处,他办事公正廉明。做了许多兴利除弊、促教兴文的事情。尤以兴修水利,深得民心。

      陈继昌善书法,有书法大家风范。能诗文,著有《如话斋诗存》。另有文《殿试策》。

      应对联故事

      人轻担重轻挑重;(挑 夫)

      脚短路长短走长。(陈继昌)

      —陈继昌续对挑夫

      他是清代200多年中2个连中三元(解元、会元、状元)中的一个,也是中国封建科举最后一位“三元及第”的状元。由于在“察考”的时候又取得第一名,因而又有“四元及第”的美称。

      陈继昌:“三元及第”闻天下

      一

      距桂林市约20公里处的灵川县潭下镇有一个山口村,村子里有一口神奇的千年古井。那口古井虽然历经千年的沧桑,但井水长流不涸、清冽如故。古井边,高耸着一座雕刻精美的牌坊,牌坊正中的额枋刻有楷书“四方灵泉”4个字,字体书写洒脱、笔锋遒劲,笔划尾端均被雕刻成爪状,寓意“五爪金龙”,落款为“三元及第桂林莲史陈继昌敬书”。

      据古井碑刻记载,古井始建于北宋初年的太平兴国年间,原名“四方泉”,距今已有千年历史。这口古井有许多传说:如该井泉水神奇,能预兆旱涝,每当附近的甘棠江涨水,井内就会发生巨响,随后泉水下落丈余,但一下子又恢复原样;而在晴朗的早晨,如果在太阳的照射下井口映出彩虹,则预兆本地当年民泰年丰。

      和古井那神奇传说一样令人称奇的,就是那陈继昌的亲笔题词。要知道,一口井不但引来当时的地方名流乡绅为它修筑牌坊,而且引来“三元及第”的状元为它亲笔题词,在广西来说实属罕见。

      众所周知,古代的匾额多为木质,也有石材雕刻的。匾额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伦理、道德和价值观,以及民俗民情,且集雕刻、书法、漆器工艺于一体,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 匾有直、横两种,常见的有两字匾、三字匾、四字匾。古人喜欢以四字匾寄寓明志,加以缀饰美化。如清朝的雍正皇帝按顺治的笔迹所写“正大光明”四字匾,标榜自己所作所为光明磊落。康熙、乾隆两位皇帝在朝时宫殿上都悬挂有“中正仁和”四字匾。而桂林王城正阳门上悬挂着的一块“三元及第”匾,它记述的,也正是高中解元、会元、状元“三元”的盛事。

      陈继昌并非灵川县人,他是桂林临桂区人,历史上著名的清官、名臣——乾隆时的宰相陈弘谋的曾孙,他原名守睿,字哲臣、号莲史,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(1791年),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,享年59岁。

      陈继昌是清代200多年中2个连中三元(解元、会元、状元)中的一个,也是中国封建科举最后一位“三元及第”的状元。他是清嘉庆十七年(1813年)癸辰科的解元、清嘉庆二十五年(1820年)庚辰科的会元、状元,授职翰林院编修,后历任云南主考学政、翰林院侍读、江西巡抚和直隶、甘肃、江宁布政使以及江苏巡抚等职。由于他抱病应殿试而连中“三元”,在“察考”的时候又取得第一名,因而又有“四元及第”的美称。

      如今,临桂区横山村的松仁坳仍有保存完好的“状元墓”。

      二

      陈继昌自幼聪明,年轻的时候就写过不少的诗词,作过不少的对联,还用对联救过人,深得老百姓的喜爱。

      那一年陈继昌赴京赶考。有一天他走到一条小河边,坐在一棵大树下乘凉。忽然,他看见一个年轻书生急急忙忙跑到河边,一会儿仰天长叹,一会儿又拱手作揖,还似乎要向河里跳下去。陈继昌急忙跑过去,拦腰把他抱住,然后劝慰说:“仁兄,你为什么要轻生呢?使不得啊!使不得!那书生低着头,泪如雨下地说“唉,说来话长,我枉受十年寒窗之苦,竟输给了两个挑担的村夫。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人世啊?!”

      陈继昌追问下去,才知道事情的原委。原来,那年轻书生也是赴京赶考的,同行的还有两个挑夫。那两个挑夫行到这里时,便笑着对书生说:“书生上京赴考,必定是个满腹经纶的人。你看我们两个每人挑100多斤,两人就担了200多斤。现在就用面前的这件事,出个上联给你对一对,你看好不好?”书生心想自己苦熬十年寒窗、熟读四书五经,难道还怕比不上你们这些从不沾书边的挑夫?于是便满口应允下来,对挑夫说道:“我如果能对出来,你们又怎么样呢?”

      两个挑夫异口同声地说:“如果能对出来,我们就挑起你走;但如果能对不出来,你就要帮我们挑一下。”书生爽快地答应了。于是,其中一个挑夫就出了上联:“人轻担重轻挑重”。书生一听,绞尽脑汁也无法对得上。两个挑夫哈哈大笑起来。书生羞愧难当,就弯下腰去挑那百斤重担。他一个文弱书生,就是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,也挑不起来。脸孔一下子涨得像关帝庙里的关老爷一样通红。两个挑夫捧腹大笑,还讥笑他说:“你对子对不了,担子又挑不起,看来还是转回家去再读几年书再去赶考吧?”说完,他们挑起担子嘻嘻哈哈地走了。书生感到自己的脸面就这么丢尽了,觉得无地自容,一时想不开便动了轻生的念头。

      陈继昌听了,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。他对那书生说,我也和你赌一赌吧,如果我对得出来,你就不要有什么轻生的想法了,跟我一起上京好了。说罢随手捡了一根树枝,在地上写出了下联:“脚短路长短走长”。书生见了,连连称赞:“你真是高才啊!”陈继昌听了,谦虚地说:“哪里、哪里。好了,我们一起走吧。”于是两人结伴而行,共赴京城。

      陈继昌读书破万卷,不但笔底生花,还才思敏捷,对对联十分神速,对出了不少妙对、难对甚至是绝对。

      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,陈继昌和书生走在进京赶考的路上,又累又渴。见到前面有一个村子,陈继昌就拐了进去,想向村民讨口水喝。走到村里,却见全村的男女老少都站在一口井的旁边。陈继昌走上前一看,那井里一点水也没有。于是他就问一位老:“老人家,你们是在为井里没有水而发愁吧?”老人头也没抬,长叹了一口气说:“唉,俺村百十户出钱出力打的这口井,原来井水又清又甜的,谁知在前天夜里便没有水了,真是奇怪啊!”旁边的一个中年人接着说:“昨天,村里来了一位跛脚道人,见到井里没有了水,就顺手捡了块木炭,在井圈的石壁上写了七个字,也不知是什么意思。村里没有一个识字的人,就去邻村请来一位老先生。老先生说是一个比对子的上联,也不知是什么意思,只是连连地摇着头说‘这样的绝对,没有人能对得上。兴许谁对上了,井里就会出水了’。”

      陈继昌听了,轻轻拨开人墙,朝井圈的石壁上看去,见上面果然写着一个上联:“弯腰桃树倒开花,蜜蜂仰采”。陈继昌读完上联,略加思索,就不慌不忙地挽起袖子,从容地捡起那位跛脚道士扔在地上的半截木炭,在上联的下面写出了下联:“歪嘴石榴斜张口,喜鹊横勘”。

      说也奇怪,当他写完“勘”字的最后一笔时,井里就有一股碗口粗的清水“咕噜咕噜”地翻涌而出。顿时,全村的男女老少欢蹦活跳起来。村民们要重谢陈继昌。陈继昌连说不用了,“我们还要进京赶考,给一点水让我们解解渴就可以了。”话没说完,早就有村民从井里打了水送上。陈继昌和书生“咕嘟咕嘟”地喝了个痛快,又洗了把脸,在村民们的欢送下继续赶路。

      三

      陈继昌才识过人,学问高深,曾为梁章钜的《楹联丛话》作序。梁章钜说:“在桂林时,每得一联,辄与陈莲史、徐小霞、陈海霞、桂舫诸 君赏析之。”

      《楹联丛话》收录有陈继昌的“云霞成伴侣,冰雪净聪明”、“石壁开精舍,瑶华振雅音”、“虚舟任所适,飞鸟相与还”、“守道还如周柱史,著书曾学卷司农”、“自把新诗教鹦鹉,戏拈秃笔调骅骝”、“茶亦醉人何必酒,花能傲雪况于松”等对联。《楹联丛话》还说:“陈莲史所作楹帖,语多古异。”

      清初,江南地区文风极盛,许多人考取了进士、状元。陈继昌被派放外任到江苏当巡抚的时候,因为人们都知道他是桂林临桂区人,而当时广西的文风并不是太盛,所以江苏的举子们对陈继昌这个八桂才子并不放在眼里,很是轻视,在他面前言行举止甚是猖狂。陈继昌看在眼里、听在心上,但就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。有一天,正逢苏州的关帝庙落成,地方上请陈继昌撰联以纪盛事。陈继昌欣然答应,飞快地题出“匹马斩颜良,河北英雄皆丧胆;单刀辞鲁肃,江南士子尽低头”的对联来。上联大气凛然,歌颂了关公的英雄事迹;下联不但一吐心中闷气,而且语涉双关,抑挫了江南考生的傲气,实在是妙不可言。

      那联一传开,江南的才子面对陈继昌的时候,无不毕恭毕敬,果然都有一种抬不起头来的感觉。

      陈继昌名满神州,不但文采风流,在对联方面更是技压群儒,这更使许多人争相以联相赠,纷纷题咏。如王昙题咏的“道光宇宙,德溥乾坤”,林则徐题赠的“南士渊源承北学,秋曹门馆坐春风”和佚名题赠的“高祖当朝一品,文孙及第三元”等等,其中潘世恩题赠的“畿辅为屏,越五百里;科名盖代,第十三人”,下联说的就是历代至今,登“三元”的,到陈继昌总共只有十三个人。

      陈继昌辞世后,人们也纷纷撰挽联纪念他。其中著名的岭南才子、广西象州人士郑小谷为他撰写的挽联是“鼎甲系连元,历数前代名儒,十有四人君最后;养疴曾七载,归卧相公旧地,两无一面我真愚。”从古到今,连中三元的只有13个人。但郑小谷的挽联却说有14个人,其实郑小谷所说的14个连中“三元”的状元按顺序是:唐代张又新、崔元翰,宋代孙何、王曾、宋庠、杨寘、王岩叟、冯京,金代孟宗献,元代王宗哲,明代商辂,清代王玉璧、钱棨、陈继昌。问题就出在王玉璧身上,因为王玉璧是武科的“三元”,而陈继昌等13人全属文科,郑小谷把武科也算进去了,所以才有了“十四人”之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