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石录后序的解释

李清照 宋代诗词 金石录后序

            便便宿宿    怀怀簿簿簿簿        殿殿    婿婿岿岿        便便岿岿使使岿岿        广广        

译文

  《金石录》三十多卷是谁的著作呢?是先夫郡候赵德甫所撰的(注:宋代称知州为候)。内容远至自夏、商、周,近至不远的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,凡是铸在钟、鼎、甗、鬲、盘、彝、尊、敦上的铭记,以及刻在长方形石碑和圆形碑上的知名人物和山林隐士的事迹,只要是刻在这些金石之物上的文字共整理了二千卷,全都校正了谬误,进行了汰选和品评,所有的都符合圣人的道德标准,还能够帮助史官修订失误,这里都记载了,可以称得上内容丰富了!

  呜呼!自从唐代的王播(原文:王播,但应该是王涯,是李清照记录错误。)与元载遭到杀身之祸以后,书画跟胡椒都是他们取杀身之祸的原凶;而和峤、杜预所患的“病”,一个是贪财病、一个是《左传》病,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。听起来不相同,但痴迷其中都是一样的。

  我在建中靖国元年(注:宋徽宗年号,即公元1101年),出嫁从此属赵氏的人。当时先父是礼部员外郎,明诚的父亲是礼部侍郎。丈夫赵明诚年方二十一岁,正在太学当学生。赵、李两家本是寒门,向来清贫俭朴。每月初一、十五,明诚都请假出去,把衣服押在当铺里,取五百铜钱,走进大相国寺,购买碑文和果实。两人对着买回来的碑文一起欣赏着,反复研究,自认为夫妻二人像远古时代葛天氏的臣民那样自由和快乐。两年以后,明诚出仕做官,便立下即使节衣缩食,要走遍四方,把天下的古文奇字全部搜集起来的志愿。日积月累,碑文也越积越多。因为赵明诚的父亲在政府工作,其中还亲戚和老朋友掌管国家图书和编修史志,常常可以看到像《诗经》以外的佚诗、正史以外的逸史,以及从鲁国孔子旧壁中、汲郡魏安釐王墓中发掘出来的古文经传和竹简文字,于是就尽力抄写,渐渐感到趣味无穷,到了难以自控的地步。从那以后如果看到古今名人的书画和夏、商、周三代的奇器,也还是脱下衣服去当了也要把它买下来。曾记得崇宁年间,有一个人拿来一幅徐熙所画的《牡丹图》,要价二十万钱才肯卖。当时虽是官宦子弟,但要筹备二十万铜钱,谈何容易啊!夫妻二人把玩了它两夜,想尽办法也筹不到钱,只有还给了卖家。夫妇二人互叹可惜,为此不开心了好几天。

  后来明诚罢官,带我回青州故乡闲居了十年。夫妇勤俭持家,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。明诚复官后,又接连做了莱州和淄州的知州,把他的全部俸禄拿出来,从事书籍的校勘、刻写。每得一本书,我们就一起校勘,整理成类,题上书名。得到书画和彝、鼎古玩,也摩挲把玩或摊开来欣赏,指出存在的不足。每次等到蜡烛为烧完才去睡觉。因此所收藏的古籍,在精致和完整上超过许多收藏家。我天性博闻强记,每次吃完饭,和明诚坐在归来堂上烹茶,指着堆积的书史,说某一典故出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,二人以猜中与否来定胜负,然后以胜负作为饮茶的先后。猜中了的便举杯大笑,常常把茶不小心倒在胸前衣襟上,反而饮不到一口。真愿意这样过一辈子!虽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中,但理想从没有被忘记。收集的书籍达到了要求,就在归来堂中建起书库,把大橱编上了甲乙丙丁的号码,中间放上书册。如需讲读,就拿来钥匙开橱,在簿子上登记,然后取出所要的书籍。如果谁把书籍损坏或弄脏了一点,定要责令此人揩干净涂改正确,改掉以前那种随便很不在意书籍的作风。所以想求得舒心反而心生不安。我性子实在忍耐不住,就想办法不吃第二道荤菜,不穿第二件绣有文彩的衣裳,头上没有明珠翡翠的首饰,室内没有镀金刺绣的家具。节省下来的钱遇到想要的书籍,只要字不残缺、正规版本,就马上买下,储存起来作为副本。向来家传的《周易》和《左传》,原有两个版本源流,文字最为完备。于是罗列在几案上,堆积在枕席间,我们意会心谋,目往神授,这种乐趣远远超过那些追逐歌舞女色斗狗走马的低级趣味的人。

  到了钦宗靖康元年,明诚做了淄州知州,听说金军进犯京师汴梁,一时间很茫然,满箱满笼的书籍,即恋恋不舍,又怅惘不已,心知这些东西必将不为己有了。高宗建炎元年三月间,我的婆婆太夫人郭氏死于建康,明诚到南边奔丧。所有的物品不能全部载去,便先把书籍中重而且大的印本去掉,又把藏画中重复的几幅去掉,再把古器中没有款识的去掉。后来又去掉书籍中的国子监刻本、画卷中的平平之作及古器中又重又大的几件。经多次削减,还装了十五车书籍。到了海州,雇了好几艘船渡过淮河,又渡过长江,到达建康。这时青州老家,还锁着书册什物,占用了十多间房屋,希望来春再备船把它装走。到了十二月,金兵攻下青州,这十几屋东西,一下子化为灰烬了。

  高宗建炎二年秋九月,明诚夺情被任命为建康府知府,三年春三月罢官,搭船上芜湖。到了当涂,打算在赣江一带找个住处。夏五月,到贵池,皇帝有旨任命他为湖州知州,需上殿朝见。于是我们把家暂时安置在贵池,他一人奉旨入朝。六月十三日,开始挑起行李,舍舟登岸。他穿着一身夏布衣服,翻起覆在前额的头巾,坐在岸上,精神如虎,明亮的目光直向人射来,向船上告别。此刻我的情绪很不好,大喊道:“假如听说城里局势紧急,怎么办呀?”他伸出两个手指,远远地答应道:“跟随众人吧。实在万不得已,先丢掉包裹箱笼,再丢掉衣服被褥,再丢掉书册卷轴,再丢掉古董,只是那些宗庙祭器和礼乐之器,必须抱着背着,与自身共存亡,别忘了!”说罢策马而去。一路上不停地奔驰,冒着炎暑,感染成疾。到达皇帝驻跸的建康,患了疟疾。七月底,有信到家,说是病倒了。我又惊又怕,想到明诚向来性子很急,无奈生了疟疾,有时发烧起来,他一定会服凉药,病就令人担忧了。于是我乘船东下,一昼夜赶了三百里。到达以后,方知他果然服了大量的柴胡、黄芩等凉药,疟疾加上痢疾,病入膏肓,危在旦夕。我不禁悲伤地流泪,不忍心问及后事。八月十八日,他便不再起来,取笔做诗,绝笔而终,此外更没有“分香卖屦”之类的遗嘱。

  把他安葬完毕,我茫茫然不知到什么地方是好。建炎三年七月,皇上把后宫的嫔妃全部分散出去,又听说长江就要禁渡。当时家里还有书二万卷,金石刻二千卷。所有的器皿、被褥,可以供百人所用;其他物品,数量与此相当。我又生了一场大病,只剩下一口气。时局越来越紧张,想到明诚有个做兵部侍郎的妹婿,此刻正作后宫的护卫在南昌。我马上派两个老管家,先将行李分批送到他那里去。谁知到了冬十二月,金人又攻下南昌,于是这些东西便全数失去。所谓一艘接着一艘运过长江的书籍,又象云烟一般消失了,只剩下少数分量轻、体积小的卷轴书帖,以及写本李白、杜甫、韩愈、柳宗元的诗文集,《世说新语》,《盐铁论》,汉、唐石刻副本数十轴,三代鼎鼐十几件,南唐写本书几箱。偶尔病中欣赏,把它们搬在卧室之内,这些可谓岿然独存的了。

  长江上游既不能去,加之敌人的动态难以预料,我有个兄弟叫李迒,在朝任勅局删定官,便去投靠他。我赶到台州,台州太守已经逃走;回头到剡县,出睦州,又丢掉衣被急奔黄岩,雇船入海,追随出行中的朝廷。这时高宗皇帝正驻跸在台州的章安镇。于是我跟随御舟从海道往温州,又往越州。建炎四年十二月,皇上有旨命郎官以下官吏分散出去,我就到了衢州。绍兴元年春三月,复赴越州;二年,又到杭州。

  先夫病重时,有一个张飞卿学士,带着玉壶来看望他,随即携去,其实那是用一块形状似玉的美石雕成的。不知是谁传出去,于是谣言中便有分赐金人的话语。还传说有人暗中上表,进行检举和弹劾。事涉通敌之嫌,我非常惶惧恐怖,不敢讲话,也不敢就此算了,把家里所有的青铜器等古物全部拿出来,准备向掌管国家符宝的外庭投进。我赶到越州,皇上已驾幸四明。我不敢把东西留在身边,连写本书一起寄放在剡县。后来官军搜捕叛逃的士兵时把它取去,听说全部归入前李将军家中。所谓“岿然独存”的东西,无疑又去掉十分之五六了。惟有书画砚墨,还剩下五六筐,再也舍不得放在别处,常常藏在床榻下,亲手保管。在越州时,我借居在当地居民钟氏家里。冷不防一天夜里,有人掘壁洞背了五筐去。我伤心极了,决心重金悬赏收赎回来。过了两天,邻人钟复皓拿出十八轴书画来求赏,因此知道那盗贼离我不远了。我千方百计求他,其余的东西再也不肯拿出来。今天我才知道被福建转运判官吴说贱价买去了。所谓“岿然独存”的东西,这时已去掉十分之七八。剩下一二件残余零碎的,有不成部帙的书册三五种。平平庸庸的书帖,我还象保护头脑和眼珠一样爱惜它,多么愚蠢呀!

  今天无意之中翻阅这本《金石录》,好像见到了死去的亲人。因此又想起明诚在莱州静治堂上,把它刚刚装订成册,插以芸签,束以缥带,每十卷作一帙。每天晚上属吏散了,他便校勘两卷,题跋一卷。这二千卷中,有题跋的就有五百零二卷啊。如今他的手迹还象新的一样,可是墓前的树木已能两手合抱了。悲伤啊!

  从前梁元帝萧绎当都城江陵陷落的时候,他不去痛惜国家的灭亡,而去焚毁十四万册图书;隋炀帝杨广在江都遭到覆灭,不以身死为可悲,反而在死后把唐人载去的图书重新夺回来。难道人性之所专注的东西,能够逾越生死而念念不忘吗?或者天意认为我资质菲薄,不足以享有这些珍奇的物件吗?抑或明诚死而有知,对这些东西犹斤斤爱惜,不肯留在人间吗?为什么得来非常艰难而失去又是如此容易啊!

  唉!陆机二十作《文赋》,我在比他小两岁的时候嫁到赵家;蘧瑗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岁之非,如今我已比他大两岁:在这三十四年之间,忧患得失,何其多啊!然而有有必有无,有聚必有散,这是人间的常理。有人丢了弓,总有人得到弓,又何必计较。因此我以区区之心记述这本书的始末,也想为后世好古博雅之士留下一点鉴戒。

  绍兴二年,太岁在壬,八月初一甲寅,易安室题。

注释

(1)这是李清照为其夫赵明诚所著《金石录》一书所写的后序。当作于绍兴四年。

(2)右:以上。后序在书末故云。

(3)赵侯德父:唐时以州、府长官称侯,赵明诚曾任莱州、淄州、建康府及湖州长官。德父,赵明诚之字。

(4)三代:夏、商、周三朝。

(5)五季:即五代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。

(6)钟:青铜铸乐器。

鼎:青铜铸炊具。

甗((yǎn)音衍):陶制炊具。鬲(音利)陶制炊具。

匜((yí)音仪):青铜制盛水器。

敦((duì)音对):青铜制食器。

款识((zhì)音志):铭刻在金石器物上的文字。

(7)丰碑、大碣((jié)音洁):古以长方形刻石为碑,圆形刻石为碣。丰:大。

(8)晦士:犹隐士。

(9)是正:订正。

(10)王播:唐文宗时人。李清照笔误应是王涯:王涯,字广律,唐文宗时人,酷爱收藏。甘露之变,为宦官所杀家产被抄没,所藏书画,尽弃于道。元载:唐代宗时宰相,为官贪横,好聚敛。后获罪赐死抄没其家产时,仅胡椒即有八百石。(均见《析店书》)

(11)“长舆、元叙”句: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预常称(王)济有马癖,(和)峤(qiáo)有钱癖。武帝闻之,谓预日:‘卿有何癖?’对曰:‘臣有《左传》癖。’”和峤字长舆;杜预字元凯。

(12)建中辛巳: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1101年)。

(13)归:嫁。

(14)先君:指作者父亲李格非。旧过世的父亲为先君、先父。礼部员外郎:礼部分曹办事官员。

(15)丞相:指赵明诚父:挺之,曾官至尚书右仆射(相当于丞相)。吏部侍郎:吏部副长官。

(16)太学:古代国家的最高学府。

(17)朔望:阴历每月之初一为朔日,十五日为望日。谒(yè)告:谒见。

(18)质:典当。半千:五百。

(19)相国寺:北宋时汴京(今河南开封)最大的寺庙,也是当时著名的集市。

(20)市:购买。

(21)葛天氏: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,其时民风淳朴,安居乐业。

(22)饭蔬衣练:吃穿简单随意。蔬,蔬菜。练,粗帛。

(23)遐((xiá)音霞)方绝域:远荒僻之地。

(24)古文奇字:指秦汉碑版刻石之文字。

(25)日就月将:日积月累。

(26)馆阁:掌管国家图、编修国史的机构。

(27)亡诗逸史:泛指散失的历史文化资料。亡诗,《诗经》305篇之外的周诗。鲁壁汲冢:泛指出土文物。《汉书·艺文》:“武帝末,鲁共王坏孔子宅,欲以广其宫,而得古文(尚书)及《礼记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凡数十篇,古字也。”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汲郡人不准掘魏襄王冢,得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。”冢:墓。

(28)浸:渐渐。

(29)崇宁:宋徽宗年号(1102-1106年)。

(30)徐熙:五代时南唐著名画家。

(31)信宿:两夜。

(32)屏((bǐng)音丙)居:退职闲居。赵挺之罢相后不久死去,亲旧多遭迫害。赵明诚去官后携李清照回到青州故里。

(33)仰取俯拾:指多方谋求衣食。

(34)连守两郡:赵明诚自宋徽宗宣和三年(1121年)至宋钦宗靖康元年(1126年)先后知莱州、淄州。

(35)铅椠((qiàn)音欠):书写用具,这里指校勘、刻写。

(36)彝((yí)音夷):青铜制祭器。

(37)摩玩舒卷:反复观赏,爱不释手。

(38)率((lǜ)音律):限度。

(39)归来堂:赵李二人退居青州时住宅名,取陶渊明《归去来辞》意。

(40)叶:同“页”。·

(41)角((jué)音决):较量。

(42)簿甲乙:分类登记。

(43)请钥:取钥匙。上簿:登记。

(44)关出:检出。

(45)坦夷:随意无所谓的样子。

(46)憀傈((liáo)(lì)音聊利):不安貌。

(47)不耐:无能,缺乏持家的本事。

(48)重肉:两样荤菜。

(49)重采:两件绸衣。

(50)刓 ((wán)音完)缺:缺落。

(51)枕藉:堆积。

(52)神授:神往。

(53)声色狗马:指富贵子弟喜好的歌儿舞女、斗鸡走狗之娱。

(54)靖康丙午岁:宋钦宗靖康元年(1126年)。

(55)淄川:即淄州,今山东淄博。

(56)箧((qiè)音切):小箱子。

(57)建炎丁未:宋高宗建炎元年(1127年)。

(58)太夫人:指赵明诚之母。

(59)长((zhǎng)音障)物:多余之物。

(60)监本:国子监刻印的版本。

(61)东海:即海州,今江苏连云港一带。

(64)青州:今山东青州。

(65)煨((wēi)音威)烬:灰烬。煨,热灰。

(66)建炎戊申:建炎二年((1128年)。

(67)起复:居丧未满期而被任用。

(68)己酉:建炎三年((1129年)。

(69)芜湖:今安徽芜湖。

(70:姑孰:今安徽当涂。

(71)赣水:即赣江。

(72)池阳:今安徽贵池。

(73)湖州:今浙江吴兴一带。

(74)过阙上殿:指朝见皇帝。

(75)葛衣岸巾:穿葛布衣,戴露额头巾。

(76)目光烂烂射人: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“裴令公目王安丰:目烂烂如岩下电。”形容目光富于神采。

(77)意甚恶:情绪很不好。

(78)缓急:偏义复词,指危急。

(79)戟手:举手屈肘如戟状。

(80)宗器:宗庙所用的祭、乐器。这里指最为贵重之物。

(81)行在:皇帝出外居留之所。这里指建康。

(82)痁((shān)音山):疟疾。

(83)柴胡、黄芩((qín)音勤):两味退热的中药。

(84)膏肓((gāo) (huāng)):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”

(85)分香卖屦((jù)音句):指就家事留遗嘱。曹操《遗令》:“余香可分与诸夫人,不命祭。诸舍中无所为,学作履组卖也。”屦,麻鞋。

(86)分遗六宫:疏散宫中妃子、宫女人等。

(87)茵褥:枕席、被子之类。

(88)他长物称是:其余用物与此数相当。

(89)兵部侍郎:兵部副长官:

(90)从卫:担任皇帝的侍从、警卫。洪州:今江西南昌。

(91)部送:押送。

(92)李、杜、韩、柳集:唐代著名文学家李白、杜甫、韩愈、柳宗元的作品集。

(93)世说:即《世说新语》,南朝宋刘义庆著。《盐铁论》:汉桓宽著。

(94)鼐((nài)音耐):大鼎。十数事:十余种。

(95)岿然独存:指遭劫难而得幸存者。汉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西京未央建章之殿,皆见隳(huī)坏,而灵光岿然独存。”

(96)上江:指今安徽一带,以其在今江苏上游故名。

(97)叵((pǒ)音颇上)测:不可测度。

(98)敕(chì)局删定官:负责编辑皇上诏令的官员。

(99)台:台州,今浙江临海。

(100)剡(shàn):剡溪,著名的风景胜地,在今浙江嵊县。

(101)出陆:走陆路。

(102)黄岩:今浙江黄岩。

(103)行朝:同“行在”。

(104)驻跸((bì)音毕):指皇帝停留。章安:属台州,在今浙江临海东南。

(105)温:温州,治所在今浙江温州。

(106)越:越州,治所在今浙江绍兴。

(107)庚戌:建炎四年(1130年)。

(108)衢(qú):衢州,治所在今浙江衢县。

(109)绍兴辛亥:宋高宗绍兴元年(1131年)。

(110)壬(rén)子:绍兴二年(1132年)。

(111)杭:杭州,今浙江杭州。

(112)疾亟(jí):病危。

(113)珉((mín)音民):似玉的石头。

(114)颁金:分取金银财物。

(115)密论列:秘密举报。

(116)外廷:同“行朝”。投进:进献。

(117)幸:皇帝光临称“幸”。四明:即明州,今浙江宁波。

(118)无虑:大约。

(119)簏(lù):竹箱。

(120)会稽:今浙江绍兴。

(121)穴壁:在墙上打洞。

(122)吴说((yuè)音悦):宋代著名书法家。时任福建路转运判官,故称运使。

(123)如护头目:好像保护头与眼睛一样。

(124)东莱:即莱州。静治堂:当为赵、李之书斋名。

(125)芸签缥((piāo)音漂)带:芸签,用芸草制成的书签。缥带,用来束扎卷轴的丝带。

(126)吏散:犹今之“下班”。

(127)手泽:亲手书写之墨迹。

(128)墓木已拱:指死已多时。《左传·傅公三十二年》: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:“尔何知?中寿,尔墓之木拱矣。”拱,两手合围。

(129)“萧绎”句:梁元帝,名绎字世诚,自号金缕子。西魏伐梁,江陵陷没,他“聚图书十余万卷尽烧之”。(见《南史·梁元帝纪》)

(130)“杨广”句:唐颜师古撰传奇《南部烟花录》载,其死后显灵将生前所珍爱的书卷尽数据为己有。

(131)菲薄:指命薄。

(132)尤物:特异之物

(133)少陆机作斌之二年:指十八岁。杜甫《醉歌行》:“陆机二十作文斌。”

(134)过蘧(qú)瑗知非之两岁:指五十二岁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。”蘧瑗,字伯玉,春秋时卫国大夫。

(135)“人亡弓”句:《孔子家语·好生》:“楚王出游,亡弓。左右请求之。王曰:‘止。楚王失弓,楚人得之,又何求之!’孔子闻之,惜乎其不大也。不曰‘人遗弓,人得之’而已,何必楚也!”

(136)“绍兴”句:绍兴二年,即1132年。玄黓(音亦),《尔雅:释天》:“太岁……在壬曰玄黓。绍兴二年适为壬子年。壮月,八月。按,此署年或有误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黄墨谷.辑李清照集[M].山东:齐鲁书社出版社,1981

2、陈祖美.李清照评传[M].江苏:南京大学出版社,1995

作者简介:

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~1155年5月12日)号易安居士,汉族,山东省济南章丘人。宋代(南北宋之交)女词人,婉约词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所作词,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,后期多悲叹身世,情调感伤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途径,语言清丽。论词强调协律,崇尚典雅,提出词“别是一家”之说,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。能诗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时咏史,情辞慷慨,与其词风不同。有《易安居士文集》《易安词》,已散佚。后人有《漱玉词》辑本。今有《李清照集校注》。

作者的诗词

李清照的诗词

浣溪沙

淡荡春光寒食天,

玉炉沈水袅残烟,

梦回山枕隐花钿。

海燕未来人斗草,

江梅已过柳生绵,

黄昏疏雨湿秋千。

瑞鹧鸪·双银杏

风韵雍容未甚都,尊前甘橘可为奴。谁怜流落江湖上,玉骨冰肌未肯枯。

谁教并蒂连枝摘,醉后明皇倚太真。居士擘开真有意,要吟风味两家新。

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

永夜恹恹欢意少,

空梦长安,

认取长安道。

为报今年春色好,

花光月影宜相照。

随意杯盘虽草草,

酒美梅酸,

恰称人怀抱。

醉里插花花莫笑,

可怜春似人将老。

点绛唇·蹴[1]罢秋千

蹴罢秋千,起来慵整纤纤手。

露浓花瘦,薄汗轻衣透。

见客入来,袜刬金钗溜。和羞走,

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。

玉楼春

红酥肯放琼苞碎,

探著南枝开遍未,

不知蕴藉几多香,

但见包藏无限意。

道人憔悴春窗底,

闷损阑干愁不倚,

要来小酌便来休,

未必明朝风不起。

李清照的名句

花自飘零水自流。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 :出自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

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 :出自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

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 :出自《武陵春·春晚

惟有楼前流水,应念我、终日凝眸。 :出自《凤凰台上忆吹箫·香冷金猊

惜别伤离方寸乱。忘了临行,酒盏深和浅。 :出自《蝶恋花·泪湿罗衣脂粉满

天上星河转,人间帘幕垂。凉生枕簟泪痕滋。 :出自《南歌子·天上星河转

天与秋光,转转情伤,探金英知近重阳。 :出自《行香子·天与秋光

酒意诗情谁与共?泪融残粉花钿重。 :出自《蝶恋花·暖雨晴风初破冻

海燕未来人斗草,江梅已过柳生绵。黄昏疏雨湿秋千。 :出自《浣溪沙·淡荡春光寒食天

道人憔悴春窗底。闷损阑干愁不倚。 :出自《玉楼春·红酥肯放琼苞碎

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。 :出自《武陵春·春晚

枕上诗书闲处好,门前风景雨来佳。 :出自《摊破浣溪沙·病起萧萧两鬓华

莫道不销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 :出自《醉花阴·薄雾浓云愁永昼

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 :出自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

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 :出自《夏日绝句

年年雪里。常插梅花醉。 :出自《清平乐·年年雪里
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 :出自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

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 :出自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

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 :出自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

晚风庭院落梅初。淡云来往月疏疏。 :出自《浣溪沙·髻子伤春慵更梳

落日熔金,暮云合璧,人在何处。 :出自《永遇乐·落日熔金

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 :出自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

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? :出自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

骚人可煞无情思,何事当年不见收。 :出自《鹧鸪天·桂花

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销金兽。 :出自《醉花阴·薄雾浓云愁永昼

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 :出自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

秋已尽,日犹长,仲宣怀远更凄凉。 :出自《鹧鸪天·寒日萧萧上琐窗

独抱浓愁无好梦,夜阑犹剪灯花弄。 :出自《蝶恋花·暖雨晴风初破冻

恨萧萧、无情风雨,夜来揉损琼肌。 :出自《多丽·咏白菊

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 :出自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

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 :出自《醉花阴·薄雾浓云愁永昼

不如随分尊前醉,莫负东篱菊蕊黄。 :出自《鹧鸪天·寒日萧萧上琐窗

泪湿罗衣脂粉满。四叠阳关,唱到千千遍。 :出自《蝶恋花·泪湿罗衣脂粉满

妖娆艳态,妒风笑月,长殢东君。 :出自《庆清朝·禁幄低张

香脸半开娇旖旎。当庭际。玉人浴出新妆洗。 :出自《渔家傲·雪里已知春信至

黄昏院落,凄凄惶惶,酒醒时往事愁肠。 :出自《行香子·天与秋光

雪里已知春信至。寒梅点缀琼枝腻。 :出自《渔家傲·雪里已知春信至

天接云涛连晓雾,星河欲转千帆舞。 :出自《渔家傲·天接云涛连晓雾

归鸿声断残云碧。背窗雪落炉烟直。 :出自《菩萨蛮·归鸿声断残云碧

寒日萧萧上琐窗,梧桐应恨夜来霜。 :出自《鹧鸪天·寒日萧萧上琐窗

日高烟敛,更看今日晴未。 :出自《念奴娇·春情

任宝奁尘满,日上帘钩。 :出自《凤凰台上忆吹箫·香冷金猊

倚遍阑干,只是无情绪。 :出自《点绛唇·闺思

梅定妒,菊应羞。画阑开处冠中秋。 :出自《鹧鸪天·桂花

暖雨晴风初破冻,柳眼梅腮,已觉春心动。 :出自《蝶恋花·暖雨晴风初破冻

风柔日薄春犹早。夹衫乍著心情好。 :出自《菩萨蛮·风柔日薄春犹早

清露晨流,新桐初引,多少游春意。 :出自《念奴娇·春情

髻子伤春慵更梳。晚风庭院落梅初。 :出自《浣溪沙·髻子伤春慵更梳

为报今年春色好。花光月影宜相照。 :出自《蝶恋花·上巳召亲族

宠柳娇花寒食近,种种恼人天气。 :出自《念奴娇·春情

远岫出山催薄暮,细风吹雨弄轻阴。梨花欲谢恐难禁。 :出自《浣溪沙·小院闲窗春色深

微风起,清芬酝藉,不减酴醿。 :出自《多丽·咏白菊

风定落花深,帘外拥红堆雪。 :出自《好事近·风定落花深

寂寞深闺,柔肠一寸愁千缕。 :出自《点绛唇·闺思

元宵佳节,融和天气,次第岂无风雨。 :出自《永遇乐·落日熔金

淡荡春光寒食天。玉炉沈水袅残烟。梦回山枕隐花钿。 :出自《浣溪沙·淡荡春光寒食天

风休住。蓬舟吹取三山去。 :出自《渔家傲·天接云涛连晓雾

人道山长水又断。萧萧微雨闻孤馆。 :出自《蝶恋花·泪湿罗衣脂粉满

断香残酒情怀恶。西风催衬梧桐落。 :出自《忆秦娥·咏桐

海燕未来人斗草,江梅已过柳生绵。 :出自《浣溪沙·淡荡春光寒食天

莲子已成荷叶老。青露洗、萍花汀草。 :出自《怨王孙·湖上风来波浩渺

长记海棠开后,正伤春时节。 :出自《好事近·风定落花深

染柳烟浓,吹梅笛怨,春意知几许。 :出自《永遇乐·落日熔金

渐秋阑、雪清玉瘦,向人无限依依。 :出自《多丽·咏白菊

酒美梅酸,恰称人怀抱。 :出自《蝶恋花·上巳召亲族

不怕风狂雨骤,恰才称,煮酒笺花。 :出自《转调满庭芳·芳草池塘

梅定妒,菊应羞。 :出自《鹧鸪天·桂花

满地黄花堆积。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 :出自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

被冷香消新梦觉,不许愁人不起。 :出自《念奴娇·春情

连天衰草,望断归来路。 :出自《点绛唇·闺思

萧条庭院,又斜风细雨,重门须闭。 :出自《念奴娇·春情

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厨,半夜凉初透。 :出自《醉花阴·薄雾浓云愁永昼

淡荡春光寒食天。玉炉沈水袅残烟。 :出自《浣溪沙·淡荡春光寒食天

来相召、香车宝马,谢他酒朋诗侣。 :出自《永遇乐·落日熔金

伤心枕上三更雨,点滴霖霪。 :出自《添字丑奴儿·窗前谁种芭蕉树

寂寞尊前席上,唯愁海角天涯。 :出自《转调满庭芳·芳草池塘

人道山长山又断。萧萧微雨闻孤馆。 :出自《蝶恋花·泪湿罗衣脂粉满

楼上几日春寒,帘垂四面,玉阑干慵倚。 :出自《念奴娇·春情

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 :出自《如梦令·常记溪亭日暮

朗月清风,浓烟暗雨,天教憔悴度芳姿。 :出自《多丽·咏白菊

今年海角天涯。萧萧两鬓生华。 :出自《清平乐·年年雪里

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 :出自《如梦令·常记溪亭日暮

翠贴莲蓬小,金销藕叶稀。 :出自《南歌子·天上星河转

当年曾胜赏,生香熏袖,活火分茶。 :出自《转调满庭芳·芳草池塘

豆蔻连梢煎熟水,莫分茶。 :出自《摊破浣溪沙·病起萧萧两鬓华

酒阑更喜团茶苦,梦断偏宜瑞脑香。 :出自《鹧鸪天·寒日萧萧上琐窗

酒阑歌罢玉尊空,青缸暗明灭。 :出自《好事近·风定落花深

险韵诗成,扶头酒醒,别是闲滋味。 :出自《念奴娇·春情

风住尘香花已尽,日晚倦梳头。 :出自《武陵春·春晚

睡起觉微寒。梅花鬓上残。 :出自《菩萨蛮·风柔日薄春犹早

远岫出山催薄暮,细风吹雨弄轻阴。 :出自《浣溪沙·小院闲窗春色深

晴风初破冻,柳眼梅腮,已觉春心动。 :出自《蝶恋花·暖雨晴风初破冻

创作背景

    李清照在创作《金石录后序》的时候正是北宋被灭亡,南宋刚刚开始的时候,社会正处于一种大变革时代。李清照在流离之间看着自己与丈夫赵明诚收集的文物不断流失,不由感慨文物得之难,失之易也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吴伟.由李清照《金石录后序》看中国文人的收藏情结[J].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.2007(3).

2、周征松.文献通考的价值略论[J].山西师大学报:社会科学版.1998(4).